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与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变化
引用本文:董迎辉,林志华,姚韩韩.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与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变化[J].水产学报,2011,35(3):356-364.
作者姓名:董迎辉  林志华  姚韩韩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255);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A410);宁波市科技局农业择优委托项目(2010C10011)
摘    要:采用电镜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对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与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电镜观察表明,斧文蛤精子为鞭毛型,全长45.2~47.7 μm,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呈稍弯曲的狭茧形,长约2.5 μm,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顶体呈圆锥形,内部中轴处有亚顶体腔;细胞核为长锥形,有核前窝和核后窝。中段由线粒体围绕中心粒复合体构成,5个近球形的线粒体呈单层梅花状排列;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组成,远端中心粒延伸出尾部的轴丝。尾部为细丝状鞭毛,内部的轴丝呈典型的“9+2”结构,外周有波浪状质膜包被。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斧文蛤受精及早期卵裂过程的细胞学变化,结果发现,斧文蛤成熟未受精卵呈圆球形,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在水温27~28 ℃条件下受精,受精后6 min,精子入卵并膨胀成球形;受精后12~15 min、20~25 min受精卵排出第一、第二极体;30 min左右,精、卵核膨胀形成雄、雌原核;35 min,两性原核在卵子中央发生染色体联合;40~45 min,受精卵进行第一次卵裂,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分裂球;55~60 min,第二次卵裂结束,形成1大3小4个卵裂球,核相变化与第一次卵裂基本相同;75~80 min,第三次卵裂完成,自此次起开始进行螺旋分裂。另外,在斧文蛤受精过程中发现了约1%的多精入卵现象,其对成熟分裂和早期卵裂过程影响很大,常造成成熟分裂紊乱和第一次卵裂染色体分离异常。

关 键 词:斧文蛤    精子    超微结构    受精    多精入卵
收稿时间:2010/11/11 0:00:00
修稿时间:2010/12/13 0:00:00

Studies on ultrastructure of spermatoazoon and cytological change of nuclear behavior on fertilization in Meretrix lamarkii
DONG Ying-hui,LIN Zhi-hua and YAO Han-han.Studies on ultrastructure of spermatoazoon and cytological change of nuclear behavior on fertilization in Meretrix lamarkii[J].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2011,35(3):356-364.
Authors:DONG Ying-hui  LIN Zhi-hua and YAO Han-han
Institution: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Meretrix lamarkii  spermatoazoon  ultrastructure  fertilization  polyspermy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