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牡丹繁殖技术
引用本文:张明春,晁红燕,郭向英.牡丹繁殖技术[J].林业科技,2002,27(6):56-57.
作者姓名:张明春  晁红燕  郭向英
作者单位:山东省荷泽市牡丹区林业局,荷泽 274009
摘    要:牡丹 ( Paeonia suf fruticosa Andr.)的繁殖方法有两大类 :一为有性繁殖 ,也称种子繁殖 ;二为无性繁殖 ,包括分株、嫁接、扦插、压条和组织培养。其中分株、嫁接和种子繁殖最为常用。1 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方法主要用于大量繁殖嫁接用的砧木和培育新品种。用于种子繁殖的牡丹植株一般应选用 5年龄 ,其籽成实 ,出苗率高。种子宜于 8月下旬前后 ,当角果呈蟹黄色时采收。过早采收种子不成熟 ,过晚则种皮变黑、发硬 ,不易出苗 ,但也应区分早、晚熟品种。种子采收后应置于阴凉通风处或在室内摊晾 ,待种皮变黑 ,骨朵儿果自然开裂时 ,将种子剥出 ,…

关 键 词:牡丹  繁殖技术  分株法  嫁接法
文章编号:1001-9499(2002)06-0056-02
修稿时间:2002年6月30日

The 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