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淮海三省两市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作者姓名:高利伟  马林  张卫峰  王方浩  马文奇  张福锁
作者单位:高利伟,Gao Liwei(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北京,100193);马林,马文奇,Ma Lin,Ma Wenqi(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保定,071001);张卫峰,王方浩,张福锁,Zhang Weifeng,Wang Fanghao,Zhang Fusuo(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北京,100193) ?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948项目?
摘    要:基于历年统计数据和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黄淮海地区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007年黄淮海地区秸秆资源数量达到2.1亿t,秸秆N、P2O5、K2O、C养分资源产生量分别在189.8、60.0、298.2、8944.8万t.从秸秆资源利用来看,2006年秸秆还田比例较2000下降6.1%,其中河北省秸秆还田比例上升16.7%,河南和山东两省秸秆还田比例分别下降13.6%、12.6%.从主要作物秸秆还田比例分析,河北省秸秆还田比例中,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还田比例历年平均分别达到65.1%、53.0%;河南和山东分别为56.5%、57.1%,44.8%、18.1%.作物秸秆养分还田情况表明:各种秸秆养分中,N、C养分还田比例较低,只有不到50%,大量损失到环境中去;P2O5、K2O养分还田比例较高,平均在60%以上,这与假设的秸秆作燃料和饲料养分的还田率有关,估算中假设大部分畜禽排泄物和秸秆燃料的灰分能够及时还田.因此,加强畜禽粪便和灰分的管理,增加其还田比例,是提高养分循环利用率和减少秸秆养分利用过程中损失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      有机碳  秸秆养分  资源利用  黄淮海地区

Analysis on the Quantities and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and its Nutrient in Huang-Huai-Hai Region
Authors:Gao Liwei  Ma Lin  Zhang Weifeng  Wang Fanghao  Ma Wenqi  Zhang Fusuo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