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牦牛EPO、PPARα基因SNP与高原低氧适应的相关性分析
引用本文:赵丽玲,向超,王会,钟金城,柴志欣,王吉坤,王嘉博,武志娟,信金伟,姬秋梅.牦牛EPO、PPARα基因SNP与高原低氧适应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21,48(5):1633-1646.
作者姓名:赵丽玲  向超  王会  钟金城  柴志欣  王吉坤  王嘉博  武志娟  信金伟  姬秋梅
作者单位:1. 西南民族大学, 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41;2. 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拉萨 850000
基金项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7);四川省科技计划(2019YJ025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020NGD03)
摘    要:试验旨在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EPO)、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α)的遗传多样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性的相关性。采集不同海拔高度的6个牦牛类群(中甸牦牛、麦洼牦牛、斯布牦牛、类乌齐牦牛、帕里牦牛、申扎牦牛)以及三江黄牛共375头耳样,提取DNA并分别构建DNA池,采用直接测序法结合PCR-RFLP检测分析EPO、PPARα基因的多态性,最后应用SHEsis软件统计分析候选基因SNPs与牦牛高原适应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PO基因存在3个SNPs位点:rs527G→A、rs1031A→T、rs1192T→C;PPARα基因存在3个SNPs位点:rs77363C→T、rs77471C→A和rs77534C→T。χ2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EPO基因3个SNPs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PARα基因的rs77363C→T位点上,6个牦牛类群都处于平衡状态(P>0.05),在PPARα基因的rs77471C→A和rs77534C→T位点,麦洼牦牛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单倍型分析得出,EPO基因的ATC单倍型在高海拔地区牦牛中的分布频率随海拔升高而升高;PPARα基因的TAC单倍型在6个牦牛类群中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单倍型。研究表明,EPO、PPARα基因可作为牦牛适应高原环境的分子标记,为进一步探讨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性机制提供一定理论帮助。

关 键 词:牦牛  EPO基因  PPARα基因  SNP  高原低氧适应性  
收稿时间:2020-09-1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畜牧兽医》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畜牧兽医》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