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耕作方式与有机物投入对旱地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周琦娜,黄尚书,林小兵,何绍浪,王斌强,罗军元,徐小林,雷礼文,钟义军.耕作方式与有机物投入对旱地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23(2):76-82.
作者姓名:周琦娜  黄尚书  林小兵  何绍浪  王斌强  罗军元  徐小林  雷礼文  钟义军
作者单位: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工程改良技术中心
摘    要:利用2015年设置的旱地红壤耕作方式与有机肥投入试验,选取旋耕(R)、浅翻耕(S)、深翻耕(D)3个耕作方式为主处理,单施化肥(NM)、化肥和新鲜猪粪配施(PM)、化肥和粉碎水稻秸秆配施(CS)、化肥和新鲜肥田萝卜配施(GS)4个有机物投入种类为副处理,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与有机物投入对旱地红壤耕层水稳性团聚体及稳定性、土壤有机碳含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连续5 a不同耕作与有机物投入试验结果表明:(1)旱地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发生改变,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大团聚体含量(R0.25)显著提高,浅翻耕和肥田萝卜(SGS)措施提高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效果较好。(2)不同耕作方式与有机物投入协同提高了土壤SOC含量,0~15 cm土层提高了4.52%~20.80%,15~30 cm土层提高了13.05%~20.96%。(3)花生产量提高了10.91%~40.07%,以浅翻耕和肥田萝卜措施(SGS)效果最佳;相关性分析表明花生产量与表层土壤SOC含量、MWD极显著正相关,与R0.25显著正相关。

关 键 词:旱地红壤  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有机碳  作物产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