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滇中地区不同种植密度青贮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质量变化
引用本文:黄梅芬,杨洋,薛世明,杨世平,廖祥龙,张美艳.滇中地区不同种植密度青贮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质量变化[J].中国奶牛,2024(1):58-61.
作者姓名:黄梅芬  杨洋  薛世明  杨世平  廖祥龙  张美艳
作者单位:1. 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2. 云南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德宏综合试验站资助(CARS-34-52);
摘    要:为了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在滇中地区以推广较多的曲晨9号为供试材料,开展6株/m2(低密度)、9株/m2(中等密度)和12株/m2(高密度)三个种植密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种植青贮玉米的群体干物质产量比低密度的提高12.3%,并且高密度种植模式中的单株节数、叶片数和枯叶数也比低密度处理的单株分别增加9.98%(P<0.05)、2.78%(P>0.05)和126.92%(P<0.01),但是高密度种植模式中单株的株高、基部茎宽、穗叶面积和不同位叶的干重比低密度的处理分别降低15.12%(P>0.05)、38.80%(P<0.01)、16.38%(P<0.05)和26.88%~38.79%(P<0.05)。在营养成分方面:高密度种植青贮玉米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木质素分别比低密度种植的青贮玉米低了1.7%、21.51%、22.14%和56.79%。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可有效地增加单位面积青贮玉米群体的干物质产量,增加单株的叶片...

关 键 词:青贮玉米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