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鸭瘟病毒UL51基因在感染宿主细胞中的定位和转录特征
引用本文:沈婵娟,程安春,汪铭书,文明,招丽婵,贾仁勇,徐超,孙涛,葛菡,周登春,余波,陈孝跃.鸭瘟病毒UL51基因在感染宿主细胞中的定位和转录特征[J].中国兽医学报,2010,30(9).
作者姓名:沈婵娟  程安春  汪铭书  文明  招丽婵  贾仁勇  徐超  孙涛  葛菡  周登春  余波  陈孝跃
作者单位:1.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禽病防治研究中心,四川,雅安,625014
2.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禽病防治研究中心,四川,雅安,625014;四川省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水禽现代农业产生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四川省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项目
摘    要:对鸭瘟病毒(DPV)UL51基因在感染宿主细胞内的定位和转录时相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特性和功能提供有用的试验数据和材料。构建pET32a-UL51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化至E.coliBL21(DE3)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后,用Ni2+-NTA琼脂糖凝胶柱层析法纯化该表达产物。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兔子,制备兔抗UL51多克隆抗血清,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法检测该基因在DPV感染的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内的定位和转录情况。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最早可在感染后8h的胞浆中检测到特异性荧光点,24~36h有大量绿色荧光团块聚集于近核区域,之后随着细胞病变的增强,胞浆中的绿色荧光开始减弱,且在感染晚期的胞核中也出现了少量弥散的绿色荧光。RT-PCR结果显示,DPVU L51基因从感染后4h开始转录,其后转录量不断增大,从6~48h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之后又降低。DPVU L51蛋白主要定位于感染的宿主细胞的胞浆中特别是近核区域,与其在α-疱疹病毒中的同源物的定位结果一致;并且与其他几种α-疱疹病毒的转录情况对比后,可认为该基因是一个晚期(γ类)基因。

关 键 词:鸭瘟病毒  UL51基因  原核表达  间接免疫荧光  RT-PCR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