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浙江省大豆红冠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引用本文:盖云鹏,黄子凌,陈好好,周乔俐,马海杰,李红叶.浙江省大豆红冠腐病的病原菌鉴定[J].大豆科学,2016(6):986-991.
作者姓名:盖云鹏  黄子凌  陈好好  周乔俐  马海杰  李红叶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
基金项目: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2015032199).
摘    要:大豆红冠腐病(red crown rot of soybean,RCR)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的大豆病害之一,病害症状为罹病植株茎基部变红,表面聚集了大量橙红色球状子囊壳。对采自浙江省桐庐县的疑似大豆红冠腐病的病原进行分离和培养,从分离获得的菌株中选择1个代表菌株ZJHZ01进行后续试验和分析,为浙江省大豆产区的红冠腐病的防控提供依据。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ZJHZ01接种大豆茎基部可引起发病,回接症状与田间自然发病症状较为相似。病原菌落初为白色,后变为鹅黄色,菌落中可产生大量红褐色微菌核和厚垣孢子,在PDA、V8和康乃馨叶片培养基中极易产生子囊孢子,与已报道的大豆红冠腐病菌的菌落形态特征相似,初步认为ZJHZ01为冬青丽赤壳(Calonectria ilicicola)。进一步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对其TUB、HIS和EF-1α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对比Gen Bank中已经录入的丽赤壳属相应序列。基于以上3种基因联合序列,通过采用邻接法构建了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ZJHZ01与Gen Bank中C.ilicicola菌株GDBL01存在着极高的同源性,序列相似度达到了99%以上。通过对浙江省桐庐地区大豆产区的大豆病株的病原菌进行致病性、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明确了浙江省桐庐大豆产区的红冠腐病是由C.ilicicola侵染所致,这是该病害在浙江省的首次报道。

关 键 词:大豆  红冠腐病  冬青丽赤壳  病原鉴定

Identification of Red Crown Rot of Soybean Caused by Calonectria ilicicola in Zhejia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
Keywords:Soybean  Red crown rot  Calonectria ilicicola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