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条石鲷鳃的组织发育及鳃上钠钾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早期变化
引用本文:何滔,肖志忠,刘清华,李军.条石鲷鳃的组织发育及鳃上钠钾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早期变化[J].水产学报,2013,37(4):520-525.
作者姓名:何滔  肖志忠  刘清华  李军
作者单位:1.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5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AA10A413-1);中国科学院创新性前沿项目(KSCX2-YW-N-47-08);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05EFN2166000453);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SWU111049)
摘    要:为完善条石鲷的早期组织发育过程,探索条石鲷仔鱼早期高死亡率的内在发育机制,实验对鳃器官的早期发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条石鲷仔鱼在1日龄时出现鳃原基;2日龄,原始鳃弓形成;3日龄,鳃丝原基出现;6日龄,鳃丝两侧的扁平细胞向外突出而形成原始的鳃小叶,假鳃出现;7日龄,鳃小叶基部出现泌氯细胞;8日龄,泌氯细胞开始分泌蛋白样物质;14日龄,鳃的结构分化发育完善.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的相对活性从胚胎分裂期不断增加,直至器官分化期.此后活性逐渐降低,并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直至9日龄活性才开始上升.而12日龄之后又不断下降,到14日龄降至最低值(0.246±0.126) U/g.此后急剧上升,到18日龄升至最高值(4.731±0.309) U/g.从20日龄起,Na+,K+-ATPase的相对活性保持稳定上升,直至本次实验结束.结果表明,Na+,K+-ATPase活性的变化与鳃组织,尤其是与泌氯细胞的发育密切相关,而且在其活性较低的阶段,条石鲷仔鱼的死亡率较高.

关 键 词:条石鲷    发育  钠钾三磷酸腺苷酶
收稿时间:2012/10/24 0:00:00
修稿时间:1/7/2013 12:00:00 AM

Ontogeny of the gill and Na+,K+-ATPase activity of rock bream(Oplegnathus fasciatus)
HE Tao,XIAO Zhizhong,LIU Qinghua and LI Jun.Ontogeny of the gill and Na+,K+-ATPase activity of rock bream(Oplegnathus fasciatus)[J].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2013,37(4):520-525.
Authors:HE Tao  XIAO Zhizhong  LIU Qinghua and LI Jun
Abstract:
Keywords:Oplegnathus fasciatus  gill  histology  Na+  K+-ATPase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