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防治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影响
摘    要:分析了白背飞虱在杭州地区主栽水稻品种、杀虫剂在拌种和喷雾使用方式下的发生动态及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SRBSD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主栽水稻品种上白背飞虱虫量与SRBSDD的病情呈显著正相关,齐穗期SRBSDD病情指数(Y1)与8月初(X2)、9月初(X4)的白背飞虱密度呈显著正相关,预测模型为Y1=-7.962+0.110 X2+2.505 X4(r=0.808,P0.000 6),表明秧田期和本田初期白背飞虱迁入造成的初侵染、主害代(8月份)白背飞虱传毒造成的再侵染对后期SRBSDD发生程度均有显著影响;药剂拌种和喷雾2种施药方式对白背飞虱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通过控制传毒媒介昆虫对SRBSDD预防效果明显,其中吡虫啉种衣剂拌种、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喷雾处理预防效果最佳,分别为61.7%和73.2%;白背飞虱田间防效、虫口密度与后期SRBSDD防效、病情指数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在白背飞虱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带毒率较高的情况下,可采用药剂拌种或在秧田期和大田初期喷雾,重点防治白背飞虱,降低带毒飞虱基数及种群增长率,降低主害代侵入风险,达到防控SRBSDD的为害和流行的目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