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研究 Ⅲ、病原细菌的寄主范围
引用本文:胡吉成.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研究 Ⅲ、病原细菌的寄主范围[J].植物病理学报,1963(2).
作者姓名:胡吉成
作者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    要: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病原细菌 Pseudomonas oryzicola Klement 的寄主范围较广,除为害水稻外,尚能侵染陆稻、小麦、谷子、高粱等四种禾本科作物及30余种禾本科野生杂草。在自然条件下被 P.oryzicola 侵染的野生禾本科植物有:无芒野稗、野稗、钿画眉草、水稗草、稻稗、菵草、狗尾草、东北鹅冠草、雀麦一种、偃麦草、拂子茅草、匐茎剪股颖、披礆草、垂披礆草、无芒雀麦草及荻草等16种。经人工接种而感病的禾本科植物有:知风草、沼早熟禾、看麦娘一种、老芒麦、雀麦、早熟禾、长芒野稗、紫羊茅、短穗看麦娘、稗子、长叶草、萎酸草及小糖草等13种。在稻田周围的大多数禾本科杂草,都轻重不同的感染了水稻细菌性褐斑病。而且发病早于水稻,这些野生杂草寄主上的病原是水稻初次侵染来源之一。试验结果证明,血清玻片凝聚反应是鉴定永稻细菌性褐斑病寄主范围简便而准确的方法。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