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间作模式对桑园土壤养分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引用本文:周丽,贺兵,李冬兵,刘学锋,曹文,余世权,刘筱雪,王一.间作模式对桑园土壤养分及产量效益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2023(5):100-107.
作者姓名:周丽  贺兵  李冬兵  刘学锋  曹文  余世权  刘筱雪  王一
作者单位: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基金项目: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8-SYZ19);;宜宾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NY008);
摘    要:为探究不同桑园间作模式下各间作体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差异,并优化桑园间作,以桑树净作(CK)为对照,另设桑树间作大豆(MS)、桑树间作花生(MP)、桑树间作甘薯(MSt)、桑树间作马铃薯(MPt)4种间作模式,分析了5种模式对桑园土壤肥力、桑叶及间作物产量、种间竞争力指数和系统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模式显著影响了桑园土壤养分含量、系统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土壤养分随生育时期而变化,至共生结束,MS,MP两种养地间作模式土壤pH值分别降低了2.37%,0.39%,全氮和全钾含量比共生前分别增加了0.76%,11.49%和2.03%,0.26%; MSt, MPt两种耗地作物土壤pH值升高了5.71%,4.34%,土壤全磷含量降低了5.56%,2.04%,两者在土壤全氮和全钾含量的变化规律相反:MSt减少11.41%、 MPt增加8.03%, MSt增加0.83%、 MPt减少8.50%.与净作相比,MS,MSt, MPt模式下桑叶产量分别提高32.90%,35.50%,13.05%, MP降低10.55%,间作物产量较净作减少,但系统产量总体增加.除花生外,间作下大豆、甘薯、马铃...

关 键 词:桑园间作  土壤养分  土地当量比  产量  综合经济效益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