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瘤背石磺代谢蛋白PAK2基因的克隆、相对表达量及进化分析
引用本文:史艳梅,黄笑含,杨铁柱,沈和定,许国绿,顾冰宁.瘤背石磺代谢蛋白PAK2基因的克隆、相对表达量及进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0,47(2):179.
作者姓名:史艳梅  黄笑含  杨铁柱  沈和定  许国绿  顾冰宁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 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157)和上海高校水产养殖一级学科建设项目共同资助。
摘    要:p21活化蛋白激酶2(PAK2)在生物中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生长、抗凋亡等重要作用,可激活细胞增殖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为探究PAK2基因在石磺细胞增殖代谢中的作用,通过RACE技术克隆得到瘤背石磺(Onchidium reevesii)PAK2基因的cDNA全长,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分析PAK2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瘤背石磺PAK2基因cDNA全长1 809 bp,包含1 488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495个氨基酸,基因序列较为保守。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瘤背石磺和光滑双脐螺(Biomphalaria glabrata)PAK2基因相似度达到8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88%。通过生物进化分析研究得出瘤背石磺与绿色海蜗牛(Elysia chlorotica)的进化关系相对较近。q RT-PCR结果显示,肠道和背部PAK2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其次为神经组织和肝胰腺,腹足、口器和性腺的表达量处于中等水平,而蛋白腺表达最低。初步阐明了瘤背石磺PAK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以及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研究其在石磺科贝类中的具体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瘤背石磺  PAK2    cDNA  RACE  荧光定量  系统进化

Clone and relative of PAK2 to discuss 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in Onchidium reevesii
Institution:Key Laboratory of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quatic Genetic Resources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anghai 201306; 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Fisheries Science Education, Shanghai 201306; Shangha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Aquaculture, Shanghai 201306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