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重要食源性寄生虫流行新特点及防控策略
引用本文:李娟,廖申权,赵爽,戚南山,吕敏娜,吴彩艳,林栩慧,蔡海明,胡俊菁,张健騑,谢明权,孙铭飞.重要食源性寄生虫流行新特点及防控策略[J].广东农业科学,2021,48(3):123-132.
作者姓名:李娟  廖申权  赵爽  戚南山  吕敏娜  吴彩艳  林栩慧  蔡海明  胡俊菁  张健騑  谢明权  孙铭飞
作者单位: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 / 农业农村部兽药与兽医生物技术学科群广东科学观测实验站 /广东省畜禽疫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2.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茂名分中心,广东 茂名 525000;3. 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广东 广州 510400
基金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究计划项目(2019B02021800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A030313925);广东省农业科技院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高水平农科院建设)- 人才项目(R2018QD-092,R2020PY-JG013)
摘    要:人类离不开动物性食品,但很多肉类、水产品等食物携带有寄生虫病原体。食源性寄生虫是引起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病原,主要通过人们进食生鲜或未经彻底加热的含有寄生虫虫卵、包囊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与细菌和病毒性食源性病原相比,它们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供应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饮食来源和饮食习惯呈现多样化,尤其对野味及生食的口感追求,促使食源性寄生虫病成为新的"富贵病",我国城镇居民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感染人数呈上升趋势。食源性寄生虫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不断呈现流行新特点,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综述了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种类(肉源性寄生虫、鱼源性寄生虫、螺源性寄生虫、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两栖爬行动物源性寄生虫、植物源性寄生虫、水源性寄生虫)、流行新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了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和发展方向,以期提升人们对食源性寄生虫的认识,为保障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食源性寄生虫  人兽共患疾病  流行特点  防控

New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f Important Food-borne Parasites
Abstract:
Keywords:foodborne parasites diseases  zoonotic  epidemic features  prophylaxis and control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