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非典型性猪瘟的诊断与防制
引用本文:杨小燕,罗建,戴爱玲,李晓华,甘孟侯.非典型性猪瘟的诊断与防制[J].农村养殖技术,2005(10):29-30,43.
作者姓名:杨小燕  罗建  戴爱玲  李晓华  甘孟侯
作者单位:[1]福建龙岩学院,564000 [2]福建省龙岩市畜牧水产局,364000 [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
摘    要:非典型性猪瘟多发于刚出生和断奶后1个月内的仔猪。刚出生的仔猪猪瘟主要表现腹泻、消瘦,病程慢,有的可能出现抖抖病。虽然非典型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典型,但是肾脏的出血点比较特征,具有诊断意义。诊断非典型猪瘟不能仅靠临床表现,一定要结合猪瘟荧光抗体染色等实验手段才能做出确诊。发病猪场应用猪瘟脾淋组织苗紧急免疫接种,能够较快控制病情。防制该病最关键的是选择质量有保证的疫苗以及对猪场进行定期抗体监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免疫效果。

关 键 词:非典型性猪瘟  诊断意义  防制  非典型猪瘟  荧光抗体染色  紧急免疫接种  仔猪猪瘟  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