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虫内生工程菌对亚洲玉米螟的杀虫效果及其在植株体内的动态变化
引用本文:段灿星,张青文,徐静,熊延坤,周明牂.抗虫内生工程菌对亚洲玉米螟的杀虫效果及其在植株体内的动态变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7(5):75-79.
作者姓名:段灿星  张青文  徐静  熊延坤  周明牂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北京,10009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规划资助项目 (G2 0 0 0 0 16 2 0 9)
摘    要:利用 3株转 Bt cry1A(c)基因的抗虫工程菌 ,对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进行离体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在相同浓度下 ,工程菌对玉米螟的杀虫活性均高于 Bt野生菌株 ;幼虫死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 ,体重、体长与浓度呈负相关 ;工程菌 RPT4 0、RPT5 0、RPT5 5和野生型 Bt菌株 HD- 73对玉米螟的 L C50 值分别为71.2 6 ,36 .33,84 .71和 172 .36μg.g-1。在以 RPT5 0注射接种的活体生测中 ,处理株对玉米螟具有明显的抗性 ,虫体重减轻 2 4 .5 %~ 5 2 .3% ,体长降低 2 2 .6 %~ 6 4.6 %。工程菌 RPT5 0接种玉米 10 d后 ,玉米体内菌量逐步增多 ,2 0 d后菌量迅速增加 ,30 d左右达到最高峰 ,根、茎、叶中的菌量分别达 3.7× 10 6,3.0× 10 6,1.3×10 6cfu.g-1;此后开始回落 ,5 0 d后趋于稳定 ;6 0 d后根、茎、叶中的菌量约保持在 4 .0× 10 5,3.5× 10 5,7.0× 10 4cfu.g-1的水平。该菌在玉米根、茎中的分布量明显高于叶片

关 键 词:抗虫内生工程菌  亚洲玉米螟  杀虫效果  植株体内  动态变化  生物测定  荧光假单胞菌
修稿时间:2002年5月14日

Endophytic Engineered Bacterial Insecticidal Activity to Asian Corn Borer and Dynamical Distribution in Corn Plant
Duan Canxing,Zhang Qingwen,Xu Jing,Xiong Yankun,Cheo Mingtsang.Endophytic Engineered Bacterial Insecticidal Activity to Asian Corn Borer and Dynamical Distribution in Corn Plant[J].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2,7(5):75-79.
Authors:Duan Canxing  Zhang Qingwen  Xu Jing  Xiong Yankun  Cheo Mingtsang
Abstract:
Keywords:engineered bacterium  Asian corn borer  insecticidal activity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