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播期对长江下游不同类型晚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与水稻全育期温光资源配置间关系
引用本文:冯向前,殷敏,王孟佳,马横宇,刘元辉,褚光,徐春梅,章秀福,王丹英,张运波,陈松.播期对长江下游不同类型晚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与水稻全育期温光资源配置间关系[J].作物学报,2022(10):2597-2613.
作者姓名:冯向前  殷敏  王孟佳  马横宇  刘元辉  褚光  徐春梅  章秀福  王丹英  张运波  陈松
作者单位:1. 长江大学农学院;2. 中国水稻研究所;3.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洋试验站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C0203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22C130001);;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水稻,CARS-01);;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研任务(CAAS-ZDRW202001)资助~~;
摘    要:为研究晚稻品种在不同播期处理下的产量、生理特征及温光配置情况,探索长江下游地区适宜晚粳稻的品种类型及其适宜播期。以大面积推广的2个籼稻为对照、以7个常规粳稻和3个籼粳杂交稻为材料,在当地晚稻可用播种期内(6月中旬至7月上旬)均匀设置播期即0 d (I)、+T d (II)、+2T d (Ⅲ)、+3T d (IV)、+4T d (V)],研究晚稻随播期的推迟在产量、生育期和干物质积累等生理特征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籼稻全生育期略有延长,主要源于灌浆期的延长;粳稻随播期推迟,其灌浆期亦有所延长,但由于营养生长期缩短幅度较大,导致全生育期略有缩短;不同晚稻品种类型间,随着播期的推迟,籼粳杂交稻和常规粳稻产量略有波动。其中常规粳稻在5个播期下产量(8.0±0.5) t hm–2]表现基本平稳,差异不显著;籼粳杂交稻先产量增加后降低, 2019年和2020年分别在播期IV和播期Ⅲ达到峰值,最高为11.0 t hm–2和9.1 t hm–2;籼稻品种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明显降低。同时,不同品种类型间产量差异随播期推迟逐...

关 键 词:播期  晚稻  产量  温光资源配置  水稻品种类型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