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甘蓝种子的人工老化及其生物学效应
引用本文:赵硕,赵颖雷,潘学勤,章竞瑾,黄丹枫.甘蓝种子的人工老化及其生物学效应[J].北方园艺,2019(24):7-13.
作者姓名:赵硕  赵颖雷  潘学勤  章竞瑾  黄丹枫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0240;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上海201899
基金项目:上海市种业发展资助项目
摘    要:以"强力50"甘蓝种子为试材,研究了3种不同人工老化方式(高温高湿老化法、甲醇老化法、热水老化法)处理不同时间后对甘蓝种子的萌发特性和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采用最合适的人工老化条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种老化方式均显著降低了甘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延长了平均发芽天数,且影响程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中甲醇老化法和热水老化法对甘蓝种子发芽指标影响的变化幅度更大;3种老化方式均使甘蓝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大,显著降低了甘蓝种子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种子发芽指标和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项种子发芽指标和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均显著相关,同时分析了不同人工老化方式引起甘蓝种子活力下降的原因。

关 键 词:甘蓝  种子  人工老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