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多维超体积生态位的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分区方法
引用本文:赵振庭,孔祥斌,张雪靓,陈文广,廖宇波,姚东恒.基于多维超体积生态位的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分区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22,38(13):253-263.
作者姓名:赵振庭  孔祥斌  张雪靓  陈文广  廖宇波  姚东恒
作者单位: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2.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09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128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1561);河北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等别调查评价项目
摘    要:明晰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选址及提升方向是发挥高标准农田投资效益,提升高标准农田抗灾减灾能力的技术关键。该研究基于多维超体积生态位的理论方法,从土壤条件、立地条件、空间稳定性、景观格局、生态约束等5个维度构建了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体系,通过比较各因素的现实生态位与理想生态位,建立障碍度与生态位耦合的障碍因子诊断模型,结合适宜性-障碍度-改造难度的组合结果,按照"由优到劣,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优先度分区,并对河北省保定市32.65万个耕地斑块进行了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1)保定市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适宜性整体中等偏低,中等适宜的耕地面积最多,勉强适宜的耕地面积最少。2)保定市耕地的土壤条件与生态约束对其建设发展的障碍度较高。土壤条件维度下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及土层厚度;地下水埋深与地下水补给量是生态约束维度的主要障碍因子。3)将保定市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划分为生产优先建设区、生产次优先建设区、"生产-生态"协同建设区、后备建设区及生态保育区。其中生产优先建设区所占比例最大,面积约为20.99万hm2,建设适宜性高,主要障碍因子改造难度小,提升潜力大,稍加改造即可达到区域最优水平。上述方法能够有效用于区域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实施的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选址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 键 词:土地利用  适宜性  区划  多维超体积生态位  高标准生态农田
收稿时间:2022/3/3 0:00:00
修稿时间:2022/4/28 0:00:00

Method for zoning high-standard ecological farmland construction using multi-dimensional super-volume ecological niche
Zhao Zhenting,Kong Xiangbin,Zhang Xueliang,Chen Wenguang,Liao Yubo,Yao Dongheng.Method for zoning high-standard ecological farmland construction using multi-dimensional super-volume ecological niche[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22,38(13):253-263.
Authors:Zhao Zhenting  Kong Xiangbin  Zhang Xueliang  Chen Wenguang  Liao Yubo  Yao Dongheng
Institution:1. College of L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Land Quality and Monitoring,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Keywords:land use  suitability  zoning  multi-dimensional super-volume ecological niche  high-standard ecological farmland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