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海河平原小麦行距形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引用本文:李浩然,李瑞奇,李雁鸣.海河平原小麦行距形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作物杂志,2023(3):12-19.
作者姓名:李浩然  李瑞奇  李雁鸣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03);
摘    要:海河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冬小麦产区。随着生产发展,70多年来冬小麦行距有很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初期,通过简单农机具改革,使当时普遍在30cm以上的大行距有所缩小。196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由于适应种植制度变革和增密增产的技术需求,冬小麦种植行距比1960年代前期缩小了1/2左右,但仍存在多种形式。1980年代以后至20世纪末期,冬小麦行距逐渐稳定并规范为平均行距20cm为主的等行距或宽窄行。经过21世纪初期的过渡,从2007年至今,基本以15cm左右的等行距为主流行距。同时依托播种机具改进,对多种行距配置形式的生产效应进行了研究探讨。目前,7.5cm等行距小麦播种机的超窄行距种植技术和小麦立体匀播技术表现出显著的增产作用并逐渐扩大推广,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海河平原  小麦  行距  影响因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