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鸵鸟痘病防治
引用本文:石芳萍.鸵鸟痘病防治[J].畜牧兽医杂志,2006,25(2):61-61.
作者姓名:石芳萍
作者单位:陕西省鸵鸟良种示范场,陕西,西安,710014
摘    要:鸵鸟痘病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在每年7~10月份,对幼鸟危害较大,5日龄~3月龄鸵鸟群体中发病率几乎达到100%,死亡率最高可达50%。对夏秋季节鸵鸟养殖造成严重损失。1病原该病原为禽痘病毒,属双股DNA病毒,具囊膜,形状似砖形或长方形,除能感染鸵鸟外,还可在鸡胚尿囊膜上生长,被感染的皮肤、黏膜、上皮细胞和接种的鸡胚尿囊膜上皮细胞胞浆内,可见有包涵体,痘病毒耐干燥,痘疹痂块中的病毒在外界可存活数月,但对其他理化作用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剂3%石碳酸、0.01%碘液10 m in即可杀灭。2流行情况及症状2005年以前…

关 键 词:鸵鸟养殖  禽痘病毒  防治  接触性传染病  夏秋季节  发病率  死亡率  月龄  日龄
文章编号:1004-6704(2006)02-0060-01
收稿时间:2005-12-25
修稿时间:2005-12-25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