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草甸草原撂荒地演替过程中植被多样性指数变化
摘    要:以内蒙古草甸草原区国有农牧场不同年限草原撂荒地(2年、4年、10年、23年和天然草CK)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不同年限撂荒地植被多样性变化特征,分析并探讨撂荒年限和演替进程的关系及不同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为科学评估退耕还草的进程以及制定合理植被恢复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撂荒年限的样地群落结构和外貌特征显著不同,多年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随撂荒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撂荒23年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达到1.81,显著高于其他撂荒年限样地(P0.05),Simpson多样性指数有类似的变化规律,但其他多样性指数并未体现随撂荒年限增加而线性增加的规律;β多样性指数随撂荒年限的增大而减小,撂荒时间越长,与天然草地相似性系数越高,撂荒23年样地与天然草地相似性系数达到51.88;撂荒年限的增加使草甸草原撂荒地群落结构趋于复杂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