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半夏花粉、柱头活力变化及亲本染色体数对居群间杂交的影响
引用本文:陈海丽,孙莹莹,罗睿,刘丹,高华霞,夏丽莎.半夏花粉、柱头活力变化及亲本染色体数对居群间杂交的影响[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8(6).
作者姓名:陈海丽  孙莹莹  罗睿  刘丹  高华霞  夏丽莎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    要:虽然杂交育种是栽培植物优良种质的获得途径之一,但药用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的杂交育种研究比较少。本研究采用不同染色法(碘-碘化钾(iodine-potassium iodide,I-KI)法,过氧化物酶法,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法和醋酸洋红法)和花粉萌发法测定半夏花粉活力;通过染色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和人工授粉法检测半夏柱头活力;对4个半夏居群种质进行不同组合的人工授粉,统计其杂交结实率,并通过压片法观察亲本及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特性。结果显示,半夏的花粉及柱头的活力均在上午9:00~10:00时最高,其中在开花后2~3 d花粉活力最高,在开花前1 d至开花后2 d时,半夏柱头活力最强;半夏花粉在4℃保存可延长花粉寿命25 d;在杂交组合的株结实率与子房结实率中,居群贵州赫章×河北保定分别为43.75%和66.14%;贵州赫章×甘肃平凉分别为11.11%和48.89%;湖北襄阳×贵州赫章分别为33.33%和38.29%。通过细胞学特征观察发现,杂交种子的染色体数目与母本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半夏优良品种培育可通过种内不同居群(具有不同特性的遗传种质)之间杂交的途径进行。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半夏杂交育种操作的技术环节,可用于指导半夏杂交育种的实际操作。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