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甘薯源库发育及产量品质对氮源和施氮量的响应
引用本文:王宁,孟亚依,姚剑锋,王学彧,李玉鹏,邓宝妮,李永忠,司成成.甘薯源库发育及产量品质对氮源和施氮量的响应[J].热带作物学报,2024(1):77-86.
作者姓名:王宁  孟亚依  姚剑锋  王学彧  李玉鹏  邓宝妮  李永忠  司成成
作者单位:1. 海南大学园艺学院/海南省热带园艺作物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2.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No.320QN19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No.32060716);
摘    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源、施氮量及其互作对鲜食型甘薯鸣门金时全生育期源库发育及其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栽后70~110 d功能叶叶绿素(Chl)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提高了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和产量,显著增加了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 SS)、蔗糖、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 SP)、多酚和维生素C(VC)的含量,显著降低了淀粉的含量。在相同氮源下,栽后30~120 d,茎和叶鲜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平均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和平均单株薯重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施氮量120 kg/hm2时最大;T/R(Top/Root)随施氮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在施氮量120 kg/hm2时最低;施氮量120 kg/hm2的单株结薯数和产量最高。在高产施氮量120kg/hm2下,与酰胺态氮素和硝态氮素相比,铵态氮素在栽后70~110d显著提高了Chl含量和Pn;栽后30d显著提高了叶和茎鲜重;栽后30~120 d显著提高了单株结薯数;栽后60~...

关 键 词:甘薯  氮源  施氮量  源库发育  产量  品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