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升温对‘水院1号’和大连养殖刺参非特异性免疫影响的研究
引用本文:曹学顺,丁君.升温对‘水院1号’和大连养殖刺参非特异性免疫影响的研究[J].农学学报,2015,5(1):80-85.
作者姓名:曹学顺  丁君
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海冰监测项目“渤海海冰立体监测及高精度预警报技术研究示范”(201105016);辽宁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渔业新品种引进、开发”(2011203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刺参耐寒相关基因筛选及表达研究”(31072230)
摘    要:为获知升温对‘水院1号’和大连养殖刺参相关免疫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实验设置不同温度梯度(16、20、24、28℃),分别对‘水院1号’和大连养殖刺参体腔液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溶菌酶(LSZ)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在升温过程中,‘水院1号’和大连养殖刺参体腔液中CAT、SOD、P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活性范围分别为77.160~151.76、24.617~51.740 U/m L;SOD活性范围分别为0.070~0.154、0.056~0.100 U/m L;POD活性范围分别为2.360~3.470、1.407~2.407 U/m L。‘水院1号’和大连养殖刺参体腔液中LSZ活性均呈先升高再降低又升高的趋势,活性范围分别为9.741~30.898、8.554~28.006 U/m L。‘水院1号’刺参体腔液中MDA含量随着水温升高逐渐降低,其含量范围为42.331~46.563 nmol/m L,大连养殖群体刺参体腔液中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变化范围为46.079~47.329 nmol/m L。(2)在升温过程中,‘水院1号’刺参体腔液中CAT、SOD、POD和LSZ活性变化较大连养殖群体刺参的变化差异大,其中CAT和POD活性变化差异显著(P0.05)。在28℃水温下,‘水院1号’刺参MDA含量显著小于大连养殖群体刺参MDA含量(P0.05)。研究表明,刺参能够对水温升高及时地做出生理免疫反应,通过调节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来清除机体内多余的活性氧,保护机体免受环境改变造成的损害。研究发现,‘水院1号’刺参较大连养殖群体刺参反应更为灵敏,对高温的适应性更强。本研究为探讨刺参对高温适应性和对‘水院1号’品种推广具有一定意义。

关 键 词:刺参  升温  免疫酶  丙二醛
收稿时间:2014/3/19 0:00:00
修稿时间:2014/3/19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