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浙江省铅污染源解析与茶叶铅污染风险评价
引用本文:邓美华,高娜,吴林土,徐火忠,洪海清,朱有为.浙江省铅污染源解析与茶叶铅污染风险评价[J].浙江农业学报,2023(5):1123-1131.
作者姓名:邓美华  高娜  吴林土  徐火忠  洪海清  朱有为
作者单位: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2. 松阳县农业农村局;3. 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C04020);
摘    要: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和文献调研,研究了茶树对铅的吸收积累特性,构建了土壤-茶叶铅转运模型,利用污染源清单法和普查数据,分析并预测了浙江省茶园的铅污染风险。结果表明,茶树各部位铅含量随土壤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土壤中铅含量达到500 mg·kg-1时,嫩叶中铅含量最高可达22.83 mg·kg-1。铅在茶树各部位的积累量总体表现为新叶<老叶<茎<根。当土壤铅含量低于100 mg·kg-1时,茶叶铅含量能符合我国标准要求;如果土壤铅含量高于150 mg·kg-1,茶叶铅含量超标的风险明显增加。浙江省1990—2018年的铅人为排放量展示出较大的时空差异,铅排放量在2009—2014年快速增长后仍处于相对高位,各地应因地制宜削减铅排放。基于相关数据预测,在现有产业模式驱动下,2030年浙江省茶叶铅污染风险将进一步提高,茶园铅污染风险仍不容忽视。

关 键 词:铅污染  茶叶  源解析  食品安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