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亚洲野生稻的变异和栽培化
引用本文:森岛启子,宋恩才,徐鹏章.亚洲野生稻的变异和栽培化[J].农业考古,1998(3).
作者姓名:森岛启子  宋恩才  徐鹏章
作者单位: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
摘    要:前言栽培稻(Oryzasativa)的直接野生祖先品种是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广为分布的O.rwtpogon。西非的栽培稻(O.glaberrina)的野生祖先品种是只分布于非洲的阿·波尔惹(以前称阿·波尔畏里夫那特)(O.breviligulata)。稻的栽培化是在亚洲和非洲独立进行的。这两种栽培稻和各自的野生祖先品种均为染色体数2n=24的2倍体种,同时相互的F1杂种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正常连接,所以它们被认为有相同的染色体组(AA)。具有AA染色体组的近缘野生品种实际另外还有三种,它们含有O.r…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