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方双季稻区生物质炭还田模式生态效益评价
引用本文:陈春兰,侯海军,秦红灵,王聪,沈健林,魏文学.南方双季稻区生物质炭还田模式生态效益评价[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6(1):80-91.
作者姓名:陈春兰  侯海军  秦红灵  王聪  沈健林  魏文学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湖南常德41570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14B03),国家“973”计划项目(2012CB417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1280),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3JJ3126)
摘    要:应用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引入环境污染指数和能值反馈率2个新的指标,分析了无秸秆还田(CK,即常规施肥处理)、低量秸秆还田(LS)、高量秸秆还田(HS)、低量秸秆源生物质炭施用(LC)和高量秸秆源生物质炭施用(HC)5种秸秆还田模式的能值效益,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来评价南方双季稻区最佳管理模式。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农田温室气体能值产出,LS、HS处理分别是CK处理的1.94倍和2.92倍,分别减少了8.13%和10.80%的水稻生物量能值产出。秸秆源生物质炭还田温室气体能值产出与常规施肥处理(CK)差别不大,但明显低于秸秆直接还田,减少了49.10%~59.36%。秸秆源生物质炭还田增加了水稻生物量能值产出,比常规施肥处理(CK)增加了4.32%~10.49%,比秸秆直接还田增加了16.96%~20.27%。5种秸秆还田模式,能值产投比早稻季依次为:LCHCCKHSLS,晚稻季依次为:HCLCCKLSHS。综合评价双季稻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早稻和晚稻季节HC均高于其他模式。因此,从能值效益角度,高量秸秆源生物质炭还田是该区域双季稻生产中最优的秸秆还田模式,可以大力推广。

关 键 词:秸秆还田  生物质炭  能值  可持续发展水平  双季稻田

Emergy Evaluation of a Double Rice System with Biochar-returning in South China
Abstract:
Keywords:straw returned  biochar  emer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double paddy field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