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野牛草ISSR分子标记体系的优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CSCD
引用本文:袁红,王羽玥,郭爱强,刘凌云,范希峰,武菊英.野牛草ISSR分子标记体系的优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CSCD[J].草原与草坪,2022(3):9-15.
作者姓名:袁红  王羽玥  郭爱强  刘凌云  范希峰  武菊英
作者单位:1.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限公司300300;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100097;
基金项目: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机场草坪快速建植技术研究及应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210431)。
摘    要:本研究以L_(9)(3^(4))正交实验为基础,对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的ISSR分子标记体系中各因素的最佳用量进行优化,主要包括Taq PCR Mix、引物、模板DNA及引物的退火温度。确定的最佳10μL体系为:5.0μL Mix、40 ng DNA模板、0.6μL引物(1.0μmol/L)及ddH_(2)O补齐。最佳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3 min;94℃变性30 s,48℃退火30 s,72℃延伸10 min,共34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对收集到的39份野牛草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UPGMA聚类将所有材料分为两大类,其中21号材料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候选雌性野牛草材料的亲缘关系最近,可以作为后续材料扩繁和生产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中ISSR体系的探索与优化、遗传多样性分析为野牛草遗传多样性分析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 键 词:野牛草  ISSR分子标记  体系优化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