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云南省老山自然保护区地貌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平,丁智强,华红莲,李玉辉,段霄.云南省老山自然保护区地貌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1,41(5):287-295.
作者姓名:王平  丁智强  华红莲  李玉辉  段霄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部, 云南 昆明 650500;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部, 云南 昆明 650500;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元根隐喻认识论下哈尼梯田人地关系的变化、机制及遗产保护研究”(41861030),“亚热带高原表层喀斯特带结构和植被的协同演进机制研究”(41371514)
摘    要:目的] 研究云南省老山自然保护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为该区及类似保护区资源环境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撑。方法] 以滇东南老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12.5 m分辨率的DEM数据,将野外地质地貌调查与数字地形分析相结合,选择海拔、起伏度、坡度、坡向、面积—高程积分、地形剖面等揭示该区地貌特征,选择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等定量化指标探讨地貌特征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结果] ①保护区共有3个山地海拔类型、6个坡度等级、6个基本地貌类型和具有南北差异的坡向分布特征,这些地形因子进一步在碳酸盐岩和花岗岩等岩性基础上发生分异。②在地形因子和构造、岩性综合作用下,保护区内各子流域的面积—高程积分值在0.279~0.763,平均值为0.501,保护区整体处于地貌演化的壮年早期阶段,在子流域尺度上则表现出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地貌多样共存的空间格局。③随着海拔、坡度和地形位指数梯度的增大以及坡向由阳坡向阴坡的转变,以人为因素占主导的土地利用类型逐渐丧失优势地位,进而被以自然过程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类型所替代。结论] 独特的地貌空间格局特征和丰富的生境类型既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支撑,也是土地利用类型空间配置形成的重要原因。

关 键 词:地貌特征  面积-高程积分  土地利用类型  地形位指数  分布指数  老山自然保护区
收稿时间:2021/6/1 0:00:00
修稿时间:2021/6/27 0:00:00

Ge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mpacts on Land Use Patterns in Laoshan Nature Reserve of Yunnan Province
Wang Ping,Ding Zhiqiang,Hua Honglian,Li Yuhui,Duan Xiao.Ge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mpacts on Land Use Patterns in Laoshan Nature Reserve of Yunnan Province[J].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21,41(5):287-295.
Authors:Wang Ping  Ding Zhiqiang  Hua Honglian  Li Yuhui  Duan Xiao
Institution:Department of Geography,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China;Department of Geography,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China;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7, China
Abstract:
Keywords:geomorphologic features  area-elevation integral  land use type  topographic index  distribution index  Laoshan Nature Reserve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