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化学生物联用技术对稻秆腐熟的影响及红外光谱研究
引用本文:冯新,孔维栋,毛小云,廖宗文.化学生物联用技术对稻秆腐熟的影响及红外光谱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4(2):16-18,66.
作者姓名:冯新  孔维栋  毛小云  廖宗文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新肥料资源研究室,广东,广州,510642
基金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96 015 01 06)资助课题
摘    要:采用化学生物联用技术对稻田稻秆进行快速腐熟处理.结果表明,稻秆经化学生物联用技术处理7d,腐熟效果明显,稻秆呈深黑色,容易拉断,腐熟味浓,且水体颜色发黑.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稻秆中的酚羟基、醇羟基和甲基的含量增加,脂肪族化合物部分降解,有机态N变成无机态NH4^ 的过程明显,聚合态Si进行了转化,生成无定形SiO2,同时氧化缩合作用增强,芳构化成分增多.腐熟稻秆的结构性变化表明化学生物联用处理技术加速了稻秆的腐殖化进程.

关 键 词:化学生物联用技术  稻秆  快速腐熟处理  红外光谱  秸秆还田
文章编号:1001-411X(2003)02-0016-04

Studies on Effects of Combined Chemo-Biological Technique on Rice Straw Decomposition and Its IR Characteristics
Abstract:
Keywords:rice straw  quick decomposition  IR spectrum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