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野生大豆(Glycinesoja)HSP的研究──Ⅰ.黄河下游和松花江下游地区野生大豆HSP诱导合成的比较研究
引用本文:尹田夫,宋海星,王萍,马淑英,李吉平,张让堂.野生大豆(Glycinesoja)HSP的研究──Ⅰ.黄河下游和松花江下游地区野生大豆HSP诱导合成的比较研究[J].大豆科学,1996(3).
作者姓名:尹田夫  宋海星  王萍  马淑英  李吉平  张让堂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
摘    要:本文对黄河下游地区野生大豆“7583”和松花江下游地区野生大豆“01—32”的发育胚根(Seedlings)在40℃下热击分别为2、4、6、8、10hr,比较其热击反应(HSR)及其热击蛋白(HSP)诱导合成的种类、累积动态。研究结果指出黄河下游地区野生大豆对2hr热击反应较松花江下游地区野生大豆反应迟钝,热击4hr前者HSP种类倍增,且小分子量HSP(LMWHSP)显著多于后者。HSP累积高峰有别,松花江下游野生大豆早于黄河下游野生大豆4个小时,且HSP累积量始终高于后者。研究还发现野生大豆存在干热击蛋白(HeatShockCognateProteins,HSCP)。

关 键 词:野生大豆(G.soja)  热击蛋白(HSP)  干热击蛋白(HSCP)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