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藏沙蒿与多年生禾草混播对西藏沙化草地植被及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引用本文:刘欢,董凯,仁增旺堆,王敬龙,刘云飞,赵桂琴.藏沙蒿与多年生禾草混播对西藏沙化草地植被及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J].草业学报,2023(6):45-57.
作者姓名:刘欢  董凯  仁增旺堆  王敬龙  刘云飞  赵桂琴
作者单位: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XZ202201ZY0014N);;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1JR7RA824);;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GE-2022-16)资助;
摘    要:为了明确青藏高原沙化草地的最佳混播修复草种比例及修复过程中的植被-土壤生态环境效应,本研究在西藏沙化草地构建人工修复试验小区,设置了西藏原生种质藏沙蒿及多年生垂穗披碱草和细茎冰草不同比例混播处理,分别为AG1(4︰1︰2),AG2(4︰2︰1),AG3(5︰1︰1),以未修复沙化裸地为对照(CK),同时以原位条件下天然草地(NG)做比较。种植试验开展3年后,测定植被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同时采用ITS测序技术和FUNGuild功能预测的方法,研究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与未修复沙化土地相比,混播修复3年的各处理可使地上生物量(AGB)和地下生物量(BGB)提高3倍以上,并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WC)、有机质(OM)、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P<0.05)。2)AG3处理下土壤真菌多样性最高,真菌群落结构与天然草地最相似。3)各沙化修复处理与NG间土壤中的担子菌门和被孢霉门存在显著差异(P<0.05)。冗余分析结果显示,BGB、AN、...

关 键 词:生态修复  土壤养分  土壤真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