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鳜的研究
引用本文:刘友亮,崔希群.鳜的研究[J].水利渔业,1989(4):49-52,55.
作者姓名:刘友亮  崔希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水库渔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水库渔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水库渔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水库渔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水库渔业研究所
摘    要:1981—1987年我们对鳜的生长、发育、人工繁殖、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性、池塘和网箱养殖、病害防治技术等,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鳜的营养特征是专食活饵。它对饵料生物的种类、规格、外部形态结构等,都有较强的选择性。当饵料鱼和虾相同时,对鱼的摄食率为66%,而对虾仅为14%;饵料鱼的种类不同而长度一样时,鳜选择的顺序为(?)条、鲤、罗非鱼;而对同一种鱼,鳜则首先选择个体较小者为食。仔鳜开口饵料的适口性,取决于其体高与鳜口裂的相对大小。鳜适口开口饵料为体高小于鳜口张开幅度的各类鱼苗,幼鱼和食用鱼的适口饵料的体长相当于鳜长度60%以下各类鱼.养殖条件下,两性鳜1龄均能达到性成熟。长江流域5—6月进行人工繁殖,广东地区4月初即可开始催产。亲鱼以0.5—2公斤者为好。鳜的苗种培育,不适宜在池塘中进行,而宜在环道、孵化桶中或网箱内培育效果较好.食用鱼在网箱内饲养,每平方米可获得5—10公斤的高产.

关 键 词:鱼鳜  养殖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