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黏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atp6基因转录本编辑位点
引用本文:韩艳芬,张龙雨,胡俊敏,张改生,李亚鑫,盛英,位芳,牛娜,马守才.黏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atp6基因转录本编辑位点[J].作物学报,2010,36(12):2179-2184.
作者姓名:韩艳芬  张龙雨  胡俊敏  张改生  李亚鑫  盛英  位芳  牛娜  马守才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小麦育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杨凌 712100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专项基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摘    要:以黏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ms(Kots)-90-110(A)及其近等可育基因系BC5F2为材料,采用克隆测序与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黏类小麦线粒体atp6基因在花药发育各阶段的RNA编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atp6基因保守区DNA序列在供试材料不育系及其近等可育基因系中完全一致,且与普通小麦和提莫菲维小麦atp6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两种方法测序分析atp6基因转录本保守区RNA编辑的结果规律相似。atp6基因共有15个编辑位点,其中13个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一和第二位点上,这些位点的编辑都使氨基酸种类发生了变化;有2个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三位点上,不引起氨基酸种类的变化;其中第6和第7位点是共转录的。随着花药发育时期的推移,各位点的编辑频率逐渐增高。不育系与其近等可育基因系相比,在引入核恢复基因后,各位点的编辑频率明显提高。编辑不充分的转录产物可能会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表明黏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线粒体atp6基因转录本保守区的编辑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 键 词:小麦  细胞质雄性不育  atp6  RNA编辑
收稿时间:2010-05-18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