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山楂锈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
引用本文:李德章,邓贵义,王克.山楂锈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J].中国果树,1992(1).
作者姓名:李德章  邓贵义  王克
作者单位:辽宁省丹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辽宁省丹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 118109,118109
摘    要:在丹东地区冬孢子角于3月下旬开始出现,4月中旬后逐渐成熟。5月间遇有3天以上连续降雨,每次降雨量需在5mm以上,冬孢子角才能彻底胶化并产生担孢子。病害潜育期6—13天,平均9.8天。发病初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盛期在6月上中旬,6月下旬后发病停止。目前有栽培价值的品种均感病,只有山东的平邑红子及河南的7803、7903山楂免疫。波美5度石硫合剂、40%福美胂100倍液铲除冬孢子的效果近100%。于冬孢子角胶化前和胶化后,分别喷布1次和2次25%粉锈宁1000倍液,基本可控制山楂树的锈病发生,并能抑制病斑扩展和锈孢子器的产生。

关 键 词:山楂锈病  病原  生物学  化学防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