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黑麦种质在兰州地区的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王旭,褚红丽,杜文华,刘欢.小黑麦种质在兰州地区的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分析[J].草原与草坪,2021,41(1):119-125.
作者姓名:王旭  褚红丽  杜文华  刘欢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基金项目:西藏牧草种质改良与利用重大专项;甘肃省重点研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摘    要:以甘肃农业大学培育的5个小黑麦种质(C6、C10、C16、C23、C25)和引自乌克兰的3个小黑麦种质(W33、W34、W35)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种质间种子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株高、有效穗数、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的差异,以筛选种子产量较高的种质,并探寻影响小黑麦种质种子产量的因素,为饲料型小黑麦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8个小黑麦种质中,C6的种子产量最高(7 368 kg/hm2);种子产量构成因素中,C25的株高最高(157.05 cm),C23的有效穗数最多(12.44个/株),W35的小穗数最多(34.75个/穗),C6的穗粒重最大(23.66 g),W33的千粒重最大(58.62 g).相关分析表明,穗粒重对小黑麦种质种子产量的贡献最大,有效穗数次之,在饲料型小黑麦育种中应优先考虑穗粒重,以获得较高种子产量.综合评价表明,小黑麦种质C6由于穗粒重较大,种子产量最高,可以进一步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关 键 词:小黑麦  种子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Analysis of seed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triticale lines in Lanzhou
WANG Xu,CHU Hong-li,DU Wen-hua,LIU Huan.Analysis of seed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triticale lines in Lanzhou[J].Grassland and Turf,2021,41(1):119-125.
Authors:WANG Xu  CHU Hong-li  DU Wen-hua  LIU Hu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