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梨7号"雄性不育特性及其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引用本文:韩爱华,尹克林,宋来庆,辛华,刘建萍."新梨7号"雄性不育特性及其败育的细胞学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04,26(1).
作者姓名:韩爱华  尹克林  宋来庆  辛华  刘建萍
作者单位:韩爱华,尹克林,宋来庆(西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400716);辛华,刘建萍(莱阳农学院,山东,莱阳,265200) 
摘    要: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比较了"新梨7号"及其父母本花药发育和花粉发育过程中细胞学上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新梨7号"梨花器小,花药干瘪,几乎无花粉粒,表现出雄性不育的空囊花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绒毡层细胞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出现畸形、提早解体,致使绝大多数小孢子母细胞不能正常发育,即使有的小孢子母细胞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但形成的小孢子四分体也不能正常发育成为成熟的花粉粒,导致最终败育.目前大量研究已表明,雄性不育是由基因或染色体调控的.因此,本试验的形态解剖结果是不育基因表达的产物.

关 键 词:新梨7号  花粉  败育  细胞学

CYTOLOGICAL STUDY OF MALE STERILITY AND POLLEN ABORTION IN PEAR (PYRUS SPP.) VARIETY "XINLI 7"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