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诱导模式对真菌激发子的影响
引用本文:荆迎军,刘曼西.诱导模式对真菌激发子的影响[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2,10(3):283-286.
作者姓名:荆迎军  刘曼西
作者单位:1. 天津河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系,300130
2. 华中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武汉,430074
摘    要:选择抗(耐)黄萎病的豫8号和感黄萎病的豫棉6两个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作为细胞系,选择高毒的V44和低毒的V64两种大丽轮枝菌9Verticillium dahlium Kle.b)为黄萎病原菌。设计不同毒力的病原菌分别直接诱导不同抗性的棉花细胞,不同毒力的病原菌和不同抗性的棉花细胞互相诱导的几种互作模式。发现棉花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比活经病原菌激发子直接诱导后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交互诱导3种酶比活有进一步的变化,豫棉6号细胞交互诱导后3种酶的比活有了进一步的升高,而豫棉8号细胞交互诱导后3种酶的比活基本保持不变,并探讨了这些变化与棉花抗病性之间的关系。

关 键 词:诱导模式  真菌  激发子  交互诱导  大丽轮枝菌  棉花细胞  抗病性
修稿时间:2001年5月28日

Effect of Inter-induction of Cotton Cell and Verticillium dahlium Pathogen on Resistant Enzyme of Cotton Cell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