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疆喀什地区麦蚜的发生和防治
引用本文:赵魁杰,胡吉买买提.新疆喀什地区麦蚜的发生和防治[J].植物保护,1980,6(5):11-13.
作者姓名:赵魁杰  胡吉买买提
作者单位:喀什地区农科所 (赵魁杰),喀什地区农科所(胡吉买买提)
摘    要:十多年来,麦蚜在我区年年发生,1962年和1971年特大发生,1964年冬小麦秋苗大发生,为害严重。1971年,全区276万亩小麦普遍遭受蚜,仅伽师县夏粮减产678万斤。一般年份麦二叉蚜还为害高粱,减产5—30%,严重的损失50%以上。1976—1977年,莎车、叶城、泽普和英吉沙县100余万亩小麦因蚜害严重进行了飞机防治。 我区麦蚜的种类有麦二又蚜Schizaphisgraminum(Rond.)和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F.)两种。前者为优势种,在各类田块中占89—92%。现将我区麦蚜的发生和防治措施作简要的介绍,以供参考。 生物学特性 1.寄主植物:冬小麦是两种麦蚜的第一寄主,卵绝大部分产在冬麦田。春小麦、大麦、自生麦苗和高粱是最好的侨居寄主,在气温适宜时,可形成庞大的蚜群,造成严重为害。在水稻、糜子上生活的麦二叉蚜,发育较差,个体小,繁殖力低,为害甚微。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证明,玉米是麦二蚜的偶然寄主。成蚜取食玉米,繁殖力低,寿命短;若蚜取食玉米不能存活。 2.个体发育:通过盆栽麦苗分组饲养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