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牛粪发酵沼液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
引用本文:李文涛,范金霞,李文哲,袁 虎.牛粪发酵沼液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3):207-212.
作者姓名:李文涛  范金霞  李文哲  袁 虎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30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寒冷地区干湿耦合发酵气、热、电联供技术集成与示范(2011BAD15B04);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沼液特性数据库建立及抑菌机理研究。
摘    要:为探讨牛粪发酵沼液的抑菌机理,以立枯丝核菌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平皿培养方法:培养基表面分别均匀涂布1mL5种不同处理的沼液,即不作处理沼液、沼液灭菌、离心上清液、无菌膜滤液和菌体溶液,中心接种立枯丝核菌并于生化培养箱中28℃培养96h,每12h测量立枯菌落的生长直径以计算抑制率,同时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了沼液中起抑制作用的微生物。试验结果表明菌体溶液和不作处理沼液对立枯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最高可达74%和53%,离心上清液的抑制效果次之,无菌膜滤液和沼液灭菌处理的抑制作用较弱,一般在20%以下;对沼液中的微生物菌群进行了分离、纯化与筛选,获16株菌种,并与立枯丝核菌进行对峙培养试验,其中nfd-9和nfd-16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其他菌株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将nfd-9、nfd-16与立枯对峙交界面处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这2株微生物通过竞争、拮抗和重寄生等作用来抑制立枯丝核菌的生长,从而到达防止病害的目的。经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确定了nfd-9和nfd-16分别为米根霉菌(Rhizopus oryzae)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沼液抑制真菌的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 键 词:抑菌性  植物  疾病控制  牛粪发酵沼液  立枯丝核菌  米根霉  哈茨木霉
收稿时间:2012/10/12 0:00:00
修稿时间:2013/1/22 0:00:00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cow manure biogasslurry on Rhizoctonia solani
Li Wentao,Fan Jinxi,Li Wenzhe and Yuan Hu.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cow manure biogasslurry on Rhizoctonia solani[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13,29(3):207-212.
Authors:Li Wentao  Fan Jinxi  Li Wenzhe and Yuan Hu
Institution:(College of Engineering,Northeast Agriculture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Abstract:
Keywords:fungus resistance  plants  disease control  cow manure biogas slurry  Rhizoctonia solani  Rhizopus oryzae  Trichoderma harzianum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