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连续秸秆还田替代钾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引用本文:程文龙,韩上,武际,李敏,石祖梁,王慧,唐杉,胡鹏,黄惠.连续秸秆还田替代钾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5):72-78.
作者姓名:程文龙  韩上  武际  李敏  石祖梁  王慧  唐杉  胡鹏  黄惠
作者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安徽省巢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省黄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703070105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900);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20150312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团队项目(2019YL044);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1704e1002237)。
摘    要:为了探索油菜-水稻轮作体系中连续秸秆还田替代钾肥效果,试验研究了连续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油菜-水稻轮作体系中油菜和水稻产量、地上部钾素累积量、钾肥利用率、土壤钾素含量的影响,探讨了秸秆还田可替代化学钾肥的用量。结果表明:1)油菜季秸秆还田可以替代1/3~2/3的化学钾肥而油菜不减产,水稻季随着试验年限的增加,秸秆还田能够替代化学钾肥的量呈减少趋势。轮作周期上,秸秆还田可以替代1/3的化学钾肥而油菜和水稻的总产量不减少。2)与单施钾肥(NPK)处理相比,油菜季,秸秆替代钾肥(NP+1/3K+S、NP+2/3K+S)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钾肥吸收利用率和偏生产力;水稻季,NP+2/3K+S处理显著提高了钾肥吸收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同时NP+1/3K+S处理也显著提高了钾肥偏生产力。3)在3个轮作周期中,不施钾肥(NP)、单施钾肥(NPK)始终处于亏缺状态,而秸秆替代钾肥处理(NP+S、NP+1/3K+S、NP+2/3K+S)的土壤钾素虽然在第1个轮作周期时均处于亏缺状态,但随着秸秆还田年限增加,亏缺量逐渐减少,至第3个轮作周期时,土壤钾素均处于盈余状态。4)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均不同程度增加了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减缓了耕层土壤缓效钾含量的下降。上述结果表明:油菜-水稻轮作区秸秆还田减施钾肥有利于弥补土壤钾素亏缺,对维持土壤钾素平衡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秸秆还田  钾肥  替代  油菜  -水稻轮作
收稿时间:2018/11/9 0:00:00

Effect of continuous straw incorporation substitute for K-fertilizer on crop yield and soil potassium balance
CHENG Wen-long,HAN Shang,WU Ji,LI Min,SHI Zu -liang,WANG Hui,TANG Shan,HU Peng and HUANG Hui.Effect of continuous straw incorporation substitute for K-fertilizer on crop yield and soil potassium balance[J].Soil and Fertilizer Sciences in China,2019(5):72-78.
Authors:CHENG Wen-long  HAN Shang  WU Ji  LI Min  SHI Zu -liang  WANG Hui  TANG Shan  HU Peng and HUANG Hu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