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Cd、Zn、Pb、Cu复合污染对斑茅生长及吸收富集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天顺,陈伟,蒋文艳,杨玉霞,段维兴,王海军,李晓妤,廖洁,莫磊兴.Cd、Zn、Pb、Cu复合污染对斑茅生长及吸收富集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20,49(5):97-103.
作者姓名:王天顺  陈伟  蒋文艳  杨玉霞  段维兴  王海军  李晓妤  廖洁  莫磊兴
作者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甘蔗种质资源圃,广西南宁 5300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广西农科院科技发展基金
摘    要:采用桶栽试验的方法,以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为材料,研究不同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斑茅的生长响应及重金属吸收、富集和迁移特征变化,为斑茅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的修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斑茅地上部鲜质量逐渐下降,最多较对照(不添加重金属)下降26.71%;斑茅根、茎、叶组织中的Cd、Zn、Pb、Cu含量也逐渐增加,其根部Cd、Zn、Pb、Cu的最大含量分别为104.4、2 486.0、379.7、1 457.3 mg/kg,其茎部Cd、Zn、Pb、Cu的最大含量分别为32.3、1 461.7、77.6、25.3 mg/kg,其叶部Cd、Zn、Pb、Cu的最大含量分别为13.6、488.5、21.7、43.5 mg/kg;除对照外,同一处理水平Cd、Zn、Pb、Cu在斑茅中的富集系数表现为茎部ZnCdPbCu,叶部CdZnCuPb;随着复合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斑茅茎部Cd、Zn、Pb、Cu的转移系数逐渐减小,而叶部Cd、Zn的转移系数逐渐增大,叶部Pb和Cu的转移系数先增大后减小。综合考虑,斑茅对Cd、Zn具有较好的吸收累积及转运能力,可作为Cd、Zn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

关 键 词:斑茅  重金属  复合污染  吸收  富集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