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除治试验
引用本文:蔡卫东,张季,欧国腾.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除治试验[J].贵州林业科技,2009,37(3):35-40.
作者姓名:蔡卫东  张季  欧国腾
作者单位:[1]贵州省黔南州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贵州都匀558000 [2]贵州省黔南州林科所,贵州都匀 [3]贵州省罗甸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贵州罗甸550100
摘    要:文章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coelestinum L.)在入侵与扩散边缘区域的危害、发生、繁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进行了生物替代和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的试验。生物替代选择了马尾松、板栗、桉树、麻疯树四个树种,4年后调查:马尾松的年均高生长最高74.25cm,最低51.75cm,年均径生长最大1.66cm,最小1.43cm,生长量与荒山造林无差异,减少紫茎泽兰盖度47%~55%;板栗林下减少紫茎泽兰盖度58%,种植2年后就可减少29%;1年生桉树林下可减少紫茎泽兰盖度44%。验证了生物替代的生态工程法,是紫茎泽兰严重发生区的有效实施治理。同时,对人工和机械除治、化学除治紫茎泽兰的措施以及紫茎泽兰综合利用等进行了讨论。

关 键 词:森林保护  紫茎泽兰  生物学特性  生物替代  除治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