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茶树品种“梁野炒绿”理化品质分析
作者姓名:钟秋生  单睿阳  林文明  李鑫磊  林郑和  张亚真  陈常颂
作者单位: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2. 武平县农业农村局
基金项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19);
摘    要:【目的】探明不同品种制作的武平绿茶——“梁野炒绿”的理化成分差异,为筛选适制梁野炒绿的品种及后续产品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对‘福云6号’‘梅占’‘乌牛早’‘龙井43’这4个品种制作的“梁野炒绿”进行了感官与生化成分鉴定。【结果】感官审评发现,乌牛早品种炒绿内质综合得分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1),其次是梅占品种和龙井43;生化成分鉴定表明:水浸出物含量在梅占品种绿茶中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茶多酚含量在梅占和乌牛早绿茶中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P<0.05);乌牛早品种炒绿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酯型与非酯型儿茶素比值(1.44)、儿茶素苦涩味指数(5.68)、酚氨比(3.88)均比其他品种低;氨基酸组分分析表明,茶氨酸含量(8.971~14.942 mg·g-1)在福云6号中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天冬氨酸含量(1.854~2.506 mg·g-1)在乌牛早中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谷氨酸含量(1.690~2.244 mg·g-1)在梅占和乌牛早炒青...

关 键 词:茶树品种  梁野炒绿  感官评价  儿茶素  茶氨酸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