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大陆、海南岛及台湾岛野牡丹科植物区系特征比较
引用本文:温振英,樊晚林,周雨琦,骆亮,彭东辉.我国大陆、海南岛及台湾岛野牡丹科植物区系特征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8):153-158.
作者姓名:温振英  樊晚林  周雨琦  骆亮  彭东辉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    要:野牡丹科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开发前景广阔,长期以来对野牡丹科资源分布和生存状况等研究不足,导致学术界对其分类存在较大争议,部分物种生存状况堪忧。为了理清我国野牡丹科植物资源状况,通过分析其区系及分布特征,为其保护利用提供基础的数据。在充分查阅相关资料及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大陆、海南岛和台湾岛的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植物的物种组成、分布区类型及水平垂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野牡丹科植物共有24属177种25变种,其中大陆有19属150种24变种,海南岛有14属46种7变种,台湾岛有12属22种1变种;海南岛、台湾岛与大陆野牡丹科植物共有属占其各自总属数的85.7%、75.0%;3个地区共有属有7属,分别是金锦香属(Osbeckia)、野牡丹属(Melastoma)、柏拉木属(Blastus)、肉穗草属(Sarcopyramis)、蜂斗草属(Sonerila)、酸脚杆属(Medinilla)和谷木属(Memecylon);海南岛、台湾岛与大陆共有种的比例分别为64.2%、60.9%,说明2个岛屿与大陆野牡丹科植物种的同源性较高。(2)我国大陆、海南岛、台湾岛的野牡丹科植物的分布区类型分别为5、3、5个,均以热带亚洲分布型属的比例最高。(3)3个地区的野牡丹科植物的水平分布从南到北呈现递减的趋势,垂直分布均主要分布在海拔100~2 000 m的区间内。

关 键 词:野牡丹科  大陆  海南岛  台湾岛  区系特征  分布特征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