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种植密度和滴头间距 对民勤春玉米产量及土壤水氮影响
引用本文:王洋,伍娟,黄兴法,李光永.种植密度和滴头间距 对民勤春玉米产量及土壤水氮影响[J].节水灌溉,2020(3):1-6,11.
作者姓名:王洋  伍娟  黄兴法  李光永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河西走廊玉米小麦田间节水节肥节药综合技术"
摘    要:探究种植密度和滴头间距对膜下滴灌春玉米生长的影响。以玉米"先玉335"在甘肃省民勤地区进行大田试验。玉米膜下滴灌设置3种种植密度(A1:97 500株/hm~2、A2:105 000株/hm~2、A3:112 500株/hm~2)和3种滴灌带滴头间距(B1:20 cm、B2:30 cm、B3:40 cm)9种组合试验处理,分析玉米不同处理的土壤水氮分布、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得到适宜的灌水技术参数。玉米种植密度对土壤水氮分布规律影响并不显著,但玉米产量随着密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先玉335"最佳种植密度在105 000株/hm~2左右,A2玉米产量最高,达到14 585.8 kg/hm~2,比A1、A3的产量分别大4.8%、3%。滴头间距对土壤水氮分布影响显著,不同滴头间距为玉米生长提供的土壤水氮环境有所差异,进而影响春玉米的耗水规律、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滴灌带滴头间距大,土壤水和硝态氮呈窄深型分布;滴头间距小,土壤水和硝态氮呈宽浅型分布。滴头间距B3的玉米产量最高为15 615.0 kg/hm~2,比B1、B2产量分别大17.8%、11.6%。A2B3在各处理中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大。玉米"先玉335"种植密度105 000株/hm~2和滴头间距40 cm组合效果最佳,更适宜在甘肃民勤地区推广应用。

关 键 词:种植密度  滴头间距  土壤水分  硝态氮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