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生活型植物吸收凝结水后水分及荧光生理差异
引用本文:李周康,吕光辉,龚雪伟,何学敏,侯珠峰,白志强.不同生活型植物吸收凝结水后水分及荧光生理差异[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2):123-130.
作者姓名:李周康  吕光辉  龚雪伟  何学敏  侯珠峰  白志强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46;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46;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016;新疆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摘    要:为明确干旱区荒漠典型不同生活型植物对凝结水的吸收,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和对节刺(Horaninowia ulicina)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原位凝结水模拟试验,综合分析不同生活型植物光合器官的水分变化及荧光生理响应。结果表明,梭梭、沙拐枣和对节刺这3种植物都具有吸收凝结水的能力,逆向水势梯度正是其吸收凝结水的物质基础。对于利用深层土壤水或地下水的中深根系植物梭梭、沙拐枣与利用浅层土壤水的浅根系植物对节刺而言,吸收冠层凝结水的现象证明部分荒漠植物已经进化出了"多面下注"的水分利用策略。CK处理下,3种植物在暗适应下沙拐枣与对节刺初始的荧光(F_o)差异显著(P0.05);ZG1处理下,光适应与暗适应下3种植物的F_o′、F_m′、F_s差异性一致,且具体表现为梭梭分别与对节刺、沙拐枣差异显著(P0.05);ZG2处理下,梭梭的F_o′与沙拐枣、对节刺均有显著差异,而对于F_m′与F_s值,3种植物并无显著差异。梭梭ZG1处理下植株的F_o和F_m较CK植株降低,而ZG2植株则显著提高(P0.05),沙拐枣ZG2植株的Φ_(PSⅡ)显著低于CK植株(P0.05),对节刺在光适应下各荧光参数如F_o′、F_m′、F_s差异性变化规律一致,具体表现为CK植株与ZG1和ZG2均有显著差异(P0.05)。

关 键 词:荒漠植物  生活型植物  凝结水  荧光参数  水势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