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震后土壤Cd、Pb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地震灾区彭州市新黄村为例
引用本文:蔡艳,张毅,张世熔,汪继兵,宋旭,黄爱萍.地震后土壤Cd、Pb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地震灾区彭州市新黄村为例[J].核农学报,2010,24(4):796-801.
作者姓名:蔡艳  张毅  张世熔  汪继兵  宋旭  黄爱萍
作者单位: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2.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雅安,625014;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3. 中国银行成都开发西区支行,四川,成都,610036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摘    要: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测定方法,并结合地统计学和GIS研究了5.12汶川地震后典型灾区土壤的Cd、Pb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Cd、Pb平均含量分别为0.36±0.20 mg/kg和28.97±6.82mg/kg。Cd、Pb含量空间分布分别表现为带状和团状;Cd含量以中东部低浓度所在区域为中心,分别向北部、中西部和南部逐渐增加;Pb含量总体上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地震后帐篷安置点、生活垃圾堆放点、房屋倒塌点土壤Cd、Pb含量明显高于未受地震影响处;帐篷压实水田40~60cmCd含量最高,为0.46mg/kg,自然水田0~20cmCd含量最高,为0.57mg/kg;压实、自然水田各土壤剖面Pb含量均为0~20cm最高,分别为25.22、26.16mg/kg。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水田土壤、旱地土壤和荒地土壤中Cd含量无显著差异,水田土壤Pb含量显著高于荒地土壤;Pb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r=0.616),Cd含量与pH和有机质含量相关性不强;人类活动对土壤中Cd、Pb含量有一定影响,且水平方向上对Pb影响程度大于Cd,垂直方向上则相反。

关 键 词:地震  重金属  空间变异  GI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核农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核农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