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渝两地猪弓形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引用本文:翟少钦,付文贵,郑华,付利芝.川渝两地猪弓形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13,49(2).
作者姓名:翟少钦  付文贵  郑华  付利芝
作者单位: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荣昌,402460
基金项目:重庆市基本科研业务基金
摘    要:猪弓形体病又称弓形虫病、弓浆虫病和毒浆虫病,是由艾美耳科龚地弓形体引起的一种严重人畜共患原虫病.临床常称为"无名高热"病,常以突然发病、高热稽留、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皮肤发绀、妊娠母猪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为其特征.剖检时肺、肝、淋巴结等脏器肿胀,有出血点和坏死灶,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胎盘等途径感染.1908年法国人Nicolleh和Manceaux在北非的一种龚地梳趾鼠(Ctendactylusgondii)的肝、脾的单核细胞中发现弓形体.之后,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等都有人和动物感染的调查报告.1955年国内在野兔体内首次发现,以后又在猫体内发现,到1977年上海发现以往所谓猪无名高热病是由弓形体引起的,以后相继在江西、北京、辽宁、黑龙江、广州、安徽、湖北、宁夏和吉林等地的猪发生了弓形体病1-2,4-5].特别是近年来,该病在全国呈一定的流行趋势,感染率达30%~50%,致死率高达30%~40%,有的甚至达到50%以上.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